記者|苗藝偉 5月21日,據尼泊爾《喜馬拉雅時報》報道,尼泊爾中央銀行今日宣布,禁止在尼泊爾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稱因中國游客非法使用這些支付應用,這筆錢從未經過尼泊爾的銀行渠道,致使尼泊爾當局無法將中國游客的消費登記為海外收入。 對于尼泊爾禁止境內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相關報道,螞蟻金融回應稱,“支付寶在境外開展業務一貫遵循當地法律法規,我們也呼吁廣大用戶根據《支付寶收錢碼協議》的約定規范使用條碼支付服務。對于部分用戶將境內二維碼在境外使用的現象,支付寶已采取措施加強防范,并起到一定效果,對于違規使用服務者保留追究的權利。此外,目前支付寶在尼泊爾的跨境游業務開展正常。” 針對尼泊爾禁止境內用微信支付一事,微信方面回應,對于境外違規收款行為,微信支付一直通過技術手段嚴厲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尼泊爾禁止的二維碼,僅針對是 “未被授權” 的國內二維碼,例如,一些導游和當地商戶通過支付寶收錢,而未經過尼泊爾的金融系統。 游客在尼泊爾的消費是尼第三大外匯來源。尼官方認為,由于諸多國際支付系統沒有在尼泊爾本地注冊,兩個賬戶間的資金往來實際上發生在尼境外,所以這影響了尼泊爾的外匯收入,也不利于尼政府對一些商家進行征稅。前不久,尼官方公布統計數據表明,到尼的外國游客人均消費金額走向低谷。專家認為這也是促成該命令的因素。 路 隨著中國移動支付逐漸跟隨中國游客的腳步延伸到世界各地,近年來,海外一些地區華人商店等小商戶所貼出來的境內收款二維碼合規性一直存在疑問。 實際上,這些收款二維碼是“境內碼”,在中國境內使用時已經經過銀聯/網聯清算,但在國外使用,卻并未經過當地的央行旗下的清算機構,對當地央行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挑戰。 例如,當一個位于尼泊爾的商鋪貼出支付寶二維碼,中國顧客使用內地版本的微信支付寶掃尼泊爾商戶的境內碼進行支付時,盡管交易地點發生在尼泊爾,但其實交易的資金仍然經過中國的清算機構,而非尼泊爾央行的清算機構,由于當地金融監管部門無法檢測到資金流向,放松對商戶的監管,便很可能滋生或縱容洗錢、走私、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尼泊爾國家則會流失海外收入、甚至威脅當地國家貨幣地位,因此,這種情況很難被當地央行所允許。 近些年來,中國兩大移動支付巨頭微信支付、支付寶在多個國家開展跨境支付期間屢有碰壁,多數都跟商戶對二維碼的違規使用有關。 2016年,泰國央行面向該國商戶發出了警告,提醒泰國境內景區各商家注意使用未獲官方授權的“國外支付平臺”付款所帶來的風險。同時還提醒了赴泰旅行的中國游客,在使用電子支付的時候需多加留意,以免產生糾紛及經濟損失。 2018年6月,越南單方面宣布,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國外電子支付在越南屬于“非法支付結算”,已禁止使用,違反此規定的人將會被罰款1.5-2億越南盾(約合6500-11000美元)。根據越南新版刑法規定,提供和使用非法的付款方式也可能是犯罪行為。 2018年12月,據俄羅斯當地新聞報道,俄羅斯擬禁止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外國電子支付服務向俄羅斯公民提供服務,這些電子支付服務想在俄羅斯市場上運行,前提要在俄羅斯建立一個信貸組織,并從俄羅斯中央銀行獲得轉賬許可。此外,俄羅斯銀行還可能向微信、支付寶等索取一些必要信息,以更好遵守俄羅斯關于打擊洗錢的法律。 在全球各國,金融安全一直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境內,從2016年起,為了解決第三方支付機構交易數據不透明、資金流向不清晰等問題,由央行指導和推動發起籌建的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網聯”已經全面上線。 此外,央行也經明確要求嚴格支付機構的“受理終端管理”,即要求結合商戶經營地址限定受理終端的使用范圍,國家外匯管理局也發布了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要求跨境交易必須走跨境渠道,不能把境外商戶作為境內商戶按照境內交易處理。 但目前,并非所有支付寶、微信的跨境支付交易都被當地央行所禁止。在多數國家,支付寶、微信往往選擇與當地國家銀行、持牌支付機構進行合作解決合規問題,向中國游客推出便捷的二維碼支付。 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印尼便選擇與印尼國家銀行和中亞銀行合作,打通支付渠道。 2018年12月,印尼央行支付系統政策部主任Onny Widjanarko表示,“微信和支付寶的支付許可證僅供到訪印尼的游客。當來自國外的游客(例如來自中國)到訪印尼,并使用常用的支付工具時,他們必須遵守印尼的現行規定,此交易必須在符合央行條例的平臺上進行,即已經與該支付平臺合作的聚合支付公司或銀行。” |
如需辦理POS機請添加微信:18910340839 歡迎你的來電交流!關于:尼泊爾央行禁止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收款二維碼違規使用惹的禍的信息,請撥打免費電話:4008-118-928 進行溝通咨詢!